六一节前夕,华唱基金会副理事长许晓英女士及党支部书记陈璇女士携志愿者一行来到西藏自治区进行项目学校回访。此次访校主要去到了两所小学——隆子县玉麦乡小学和墨竹工卡南京实验小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音乐种子”是如何在雪域高原上生根发芽的吧!
01
隆子县玉麦乡小学
从拉萨出发到玉麦乡,是重重叠叠的大山。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群峰耸峙,云幛涌起,眼前是刀劈斧砍一样的山谷,从上往下俯瞰,坐在外侧的我们心惊肉跳,而轻车熟路的老狼师傅,从容地操纵着方向盘,向着4627米的日拉山口疾驰而去。
他告诉我们,从隆子县城到玉麦乡,需要翻越过三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口,绕道近200公里。
沿途,不时有停在路旁的大型铲雪机,山坡上随时会滑落的石块,紧贴着悬崖边的观景台,无一不彰显着道路的艰险。站在著名的日拉山口观景台上,眼前是雪山渺远,白雾茫茫,凭栏伸脚,感觉踩碎了一片云,雪花在空中飞舞,刺骨寒风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
只有亲身翻过日拉山,才会真正体会到玉麦的偏远与崎岖。

历时8.5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此行要去的地方——隆子县玉麦乡小学,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日拉雪山的山脚。学校坐落在山谷里,当我们到达的时候,天空碧蓝如洗,云朵像温柔的小羊,悠然地徜徉着。像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一进到学校,玉麦乡小学的格桑朗杰校长就热情地为我们献上了哈达。玉麦乡小学目前是1-2年级12个学生、学前班11个孩子总共23个学生和校长、教师7名。教学楼前贴着“点亮小小心愿,燃起小小梦想”的标语,这与我们此行的目的不谋而合——为孩子们实现心愿,播种音乐的梦想。
我们带着给孩子们的六一儿童节礼物,来到了1-2年级的教室。教室的左上角赫然放着一台音乐智能机。我们非常欣喜,这是我们去年播下的“音乐种子”。
玉麦乡小学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这里的老师都得负责全科的教学。随行的老师热情地邀请我们给孩子们上一节音乐课。
惊喜的是,几乎不需要我们怎么教学,孩子们自己就唱起来了。孩子们带着微微羞怯的眼神,憨涩地笑着,不敢跟我们对视。但当音乐响起,他们又忍不住跟着唱,清澈的歌声呼啦啦飞出了窗外,像日照雪山顶时的融雪,温暖而纯净。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感动中国人物卓嘎、央宗姐妹继承了父亲桑杰曲巴的遗志,坚定的守护着神圣的家园。在海拔3600多米、每年大雪封山半年多的边境高原上,孩子们围在一起手拉着手唱跳《玉麦儿女》,讲述着红色玉麦的故事。
《玉麦儿女》
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
连绵的雪山阳光灿烂
玉麦儿女心向党
总书记的回信三冬暖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青山绿水是我的眷恋
在这片神奇神奇的土地上
我们建设美丽家园
啦尼呀啦嗦
......
02
墨竹工卡南京实验小学
在西藏走访的日子里,我们看到的都是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景色。澄澈如洗的蓝天,触手可碰的白云,还有随处可见的草甸和牛羊。可惜的是,在出发前往墨竹工卡南京实验小学的路上,下起了疏疏的大雨,天色有点阴沉,汽车驶过公路留下一道泥泞的足迹。
一下车,寒风就裹挟着凉意钻进了我们的衣襟。噶玛索朗校长热情地带领我们参观了一圈校园并为我们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墨竹工卡南京实验小学是华唱基金会在西藏资助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该校有1200多名学生,800多学生属于在校住读,300多名走读生,83名教师职工,是一所多民族的寄宿制学校。
学校有26个基础素质教育兴趣活动场所,利用美术课及兴趣小组学习绘画、手工剪纸、制作藏戏面具等,鼓励学生动手学习制作简单的少数民族工艺品,艺术氛围十分浓厚。
我们来的时候刚好是下课时分,孩子们一股脑儿地从教学楼里冲出来,就算下雨也阻挡不住他们的步伐,熙熙攘攘,非常热闹,孩子们富有活力的嬉笑玩闹声,很好地驱散了身上的湿气和寒意。
与玉麦乡小学不同,我们这次相处的是三年级的学生——三年四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接受新鲜事物非常快,我们去的时候他们已经对音乐智能机的使用非常熟悉了。班级的老师告诉我们,孩子们非常喜欢这台像黄色小熊一样的音乐智能机,又简单又可爱。
在欢快活泼的氛围中,我们跟孩子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学校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这次我们特地准备为孩子们教学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发低音是“小牛,哞哞哞”,发高音是“小蜜蜂,嗡嗡嗡”,吼叫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好像来到了一大片新鲜的草原牧场。
一整节音乐课,孩子们不仅非常积极回答问题,也很勇敢地拿着麦克风进行表演,问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歌曲时,竟然有不少孩子说喜欢说唱,希望“小唱”可以多一些说唱的歌曲。
课程结束后,我们将六一儿童节礼物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天气渐晴,躲在云后的天光倾洒而下,积水映射出红色的校服一角。离别的不舍在一阵阵歌声中变淡,高原的孩子很喜欢唱歌,淳朴的嗓音,真挚的眼神,开朗的笑容,让你忍不住被他们所感染。

我们与西藏的结缘不止于此。
2019年,在藏区志愿者的引荐和推动下,华唱基金会第一次走进西藏,在阿里地区、山南市共12所学校开展“音乐种子 伴你成长”项目。一台台音乐智能机,走进校园,辅助老师们开展更系统、更完善的音乐课教学,一堂堂有趣生动的音乐课,让孩子们的纯朴歌声回荡在校园里,回荡在同一片蓝天下。
2021年,“十四五”规划提出“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即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以教育基础薄弱县和人口流入地为重点,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000所以上,在边境县(团场)建设100所“国门学校”。
矗立在边境线上的国门学校被赋予了重要的符号意义,它不仅是国家形象的展示,更体现了教育之于国家安全的特殊意义。通过系统、丰富的教育教学形式,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引导边境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
截至目前,我们已捐赠34台音乐智能机以及五年的项目管理和运营费用,用于支持拉萨市、阿里地区、日喀则市、山南市,17个县共31个国门学校开展音乐教学。不知不觉间,西藏自治区已成为“音乐种子,伴你成长”项目全国覆盖面最大的地区。
我们秉承着“把爱和音乐带入藏区国门学校,给孩子们带去更美好的成长陪伴和体验”的理念,种下的不仅仅是音乐的种子,更是在这片土地上播撒了无垠的希望。
今年是华唱基金会成立十周年,十年来,我们致力于为乡村儿童提供优质公平的音乐教育,助力他们健康、快乐、自信成长。音乐带给孩子们的远远不止是艺术上的美感,更有精神上的引领和陪伴。“音乐种子 伴你成长”项目的目标是带着孩子一步步在音乐中建立自信心,让他们学会认识到自我价值的独特并逐步认同。
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