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是一名乡村音乐教师,
是否经常为以下难题发愁:
如何用自身的主科教学经验,
轻松上好一节音乐课?
如何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上课,
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热情,
学会表达、创作与表演?
如果您正被上述问题困扰,
那么,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欢迎加入“破土计划”教师共学营
关于破土计划#
“破土计划”项目是由深圳市华唱原创音乐基金会(以下简称“华唱基金会”)于2023年独立设计并开发的乡村特色音乐教育教学创新项目。项目以PBL设计理论体系为方法支撑,结合设计思维、探究式学习,将乡村民歌民谣和童谣作为核心抓手,引导乡村音乐教师通过共学、共创、共研、共享与共融的形式,设计生成适宜本土文化背景且符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的活动教案,并基于此实施开展音乐课程,让乡村学校的音乐课堂实现从基础向优质深化转变,有效促进乡村学生音乐素养发展,着力推动对乡村音乐教育痛难点问题的解决,同时也精准落实国家号召的弘扬与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保护本土特色文化。
“音乐+X”融合课程(以下简称“融合课”),看似高大上,需要将音乐与不同的学科相互链接起来,实质上则是基于教学歌曲本身,扩展延伸出来的课程思路。融合课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让老师们从自己熟悉的教学领域(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出发,降低备课和授课的难度,同时也更好的辅助支持到主课的教学任务工作。更为核心关键的是,当老师们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后,大可不必深究自己的课程究竟是音乐和哪一个学科进行的融合,当您的音乐课侧重不再仅仅是唱对每一个音符、跟上每一个节拍,融合的理念其实已经悄然发生了。
#关于共学营#
共学时间:2024年3月25日- 5月31日
共学营核心:
1. 全程线上共学
在为期2个月的教师共学营*,只要您持有手机或电脑,就可以跨越地域,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分享。学期末将进行为期5天的线下研学(优秀学员的研学费用均由华唱基金会全额承担)
2. 多元化教师共同体
公开面向“音乐种子 伴你成长”项目在全国14省79县的乡村学校,可以认识遍布在全国志同道合的同辈伙伴,在共学社群中遇到很多有趣的灵魂。
3. PBL*民歌民谣童谣*融合课程
共学营支持乡村教师以PBL设计理论体系为方法支撑,结合设计思维、探究式学习,将乡村民歌民谣和童谣作为核心抓手,设计并生成适宜乡土文化背景且符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融合活动教案。
*课程频次约为2小时/周,具体时间以最终课表计划为准
#关于课程大纲#
模块一:PBL工作坊
在导师的引导下,基于问题导向,深入探讨乡村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学习融合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方法。
模块二:共创实验室
在导师的指导下,以民歌民谣童谣为抓手,与小组成员共同设计一份本土化特色融合课程教案,并通过磨课等实践活动,与小组成员的进一步打磨教案,优秀小组案例还将有机会获得专家一对一的指导。
模块三:小组自习室
学员组建小组学习群,用于支持共学小组讨论,完成共学营的作业,以及组内伙伴彼此学习心得的交流与反馈等。
模块四:复盘圆桌派
通过共创实践坊的思想碰撞,将小组的共创的教案进行成果分享,同时对自我的成长进行交流和反馈。
#预期收获#
✔ 学会设计有效发展学生音乐素养的民歌民谣童谣本土融合课程;
✔ 将能够胜任跨学科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创新教学形式;
✔ 有效促进自身音乐教学自信心的建立、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 将获得导师一对一的专业指导与朋辈伙伴的陪伴支持;
✔ 通过项目专业测评与学习考核后将获得一份结业证书
#学员福利#
❤ 福利一:参加暑期线下教师研学营
共学营学员将受邀参加由华唱基金会组织的暑期教师研学营,其中优秀学员在研学期间产生的交通食宿费用将由华唱全额承担;
❤ 福利二:参与全国优质示范课的录制
共学营产出的优秀教案将作为示范课录制的重要素材,参与教案设计的教师将受邀参加示范课的拍摄录制,课程视频将通过各类平台渠道,如华唱基金会官网和微信公众号、音乐智能机、地方教育媒体等进行全国推广。
❤ 福利三:参与项目教师手册汇编
共学营产出的优秀教案将作为优质教学案例汇编入教师教学手册案例集,项目产出的教师教学手册将为全国乡村教师在设计与组织本土创新课程的重要参考依据。